English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艾迪商标专利网 > 商标专利新闻 >

加强商标审查辅助人员管理效能建设

□商标局党委第六党支部

  效能建设的目的在于运用科学管理等手段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效能建设对新形势下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紧抓效能建设核心,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效能的重要保障,切实加强商标审查队伍建设则是提升商标工作效能的重要保证。

  一、出现商标审查辅助人才流失问题

  随着我国商标申请量持续快速增长,商标审查积压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难题。国家工商总局于2008年确立了3年解决商标审查积压的目标,商标局面向社会招聘了300名商标审查辅助人员从事商标审查工作。3年来,这批审查辅助人员经历了系统的业务培训和解决积压的工作考验,逐渐成为商标审查的中坚力量,但由于身份与管理体制等问题,导致人才流失。

  二、商标辅助人才流失问题的成因

  审查辅助人员在岗并已适应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出现人才流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定位模糊

  2008年招聘审查辅助人员时,借助于现有审查力量之外的社会力量解决商标审查积压已成为一个公认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此项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对相关事项缺乏明确认识,导致审查辅助人员角色定位模糊,在审查辅助人员的身份与管理体制等方面没能建立起与切实解决工作难题相适应的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审查辅助人员身份与管理体制的制约不仅使得相关机构无法留住现有的人才,更导致无法吸引审查岗位需要的具备较高学历和对口专业的优秀人才。

  2.效能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绩效评估标准偏重于数字指标而忽视能力建设。招聘审查辅助人员的初衷在于实现解决3年商标审查积压问题的目标,因此在过去3年里偏重于审查量指标导向。这种模式虽然在解决商标审查积压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了显著效果,但随着招聘审查辅助人员工作日显常态化,这种模式使得商标审查辅助人员以完成工作量为目标而忽视了能力提升,将商标审查工作当做一种重复的机械式劳动,从而无暇思考工作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素质与履职能力。从长远来看,这既不利于审查辅助人员适应工作的新要求,更不利于增强审查辅助人员的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

  三、打造素质高、业务精的商标审查辅助人员队伍的方法与对策

  为了避免形成二次积压,应当保持一支具备较高素质、富有工作经验的审查辅助人员队伍。针对实现商标审查又好又快、保持审限的目标,采取以下方法或可有所补益。

  1.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定位,增强效能意识

  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定位。切实认识到审查辅助人员的存在是依法履行商标审查职责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明确其长期作为审查力量的必要补充地位,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扎根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另一方面,要增强效能意识,加强组织效能建设,建立合理的组织体系和人员配置结构。充分借鉴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成熟经验,在招聘、管理以及提供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应建立起一套符合工商行政管理实际的商标审查辅助人员管理机制,既能留住现有骨干,又能不断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商标审查辅助队伍。

  2.建立科学的效能评价体系

  应建立科学、有效、可行的效能评价体系,激发审查辅助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审查辅助人员勤于工作,精于业务。一方面,细化工作任务,将审查工作和非审查工作合并考核,科学核定每名审查辅助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科学对待业务工作与学习、培训的关系,鼓励并支持审查辅助人员参加各种能够提高自身素质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培训,使审查辅助人员不仅能够增强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并且具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所要求的较高的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