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重庆一外企员工蒋运强委托了代理律师向广本和下属5家4S店发出律师函,以“头等舱”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身份,要求对方立即停止和“头等舱”商标有关的“非法使用”行为,他为此将欲索赔1.36亿元。蒋运强的“头等舱”商标注册证显示,他在2005年5月申请注册商标,2008年3月14日得到国家商标局在第12类(汽车类)第20类(家具类)的注册,有效期为10年。
2010年4月,蒋自称发现广本在天津、武汉、长沙和新乡等数家4S店的两款“雅阁”车型上使用“头等舱”。就在两个月间收集了相关证据、请了代理律师。蒋提供的图片显示,广本的雅阁的车玻璃和车头有“头等舱”三个字,在广本汽车滨海特约销售服务店打的广告上,车身也印有“头等舱”字样。
按照他的计算方法:根据广本官方网站数据,第八代雅阁自2008年上市以来到现在已销售38万辆,每辆车保守利润3.5万元,总利润为133亿元,蒋先生自称应向厂方收取其利润的百分之一即1.33亿赔偿金;至于另外300万的“零头”,则是按估算的4S店利润的10索赔。不过,单辆车的利润能否达到3.5万?侵权费用的索取标准为何不统一、有何依据?广本的“头等舱”是不是商标意义上的使用?种种疑点的存在让很多人觉得蒋运强拿中级车里的畅销车型雅阁“开刀”,是想把自己拥有的商标“炒热”。蒋还曾经自称其花2000元在家具类注册的“头等舱”商标,曾以120万转手卖给了新加坡的某家具商。无论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至今仍有很多企业对商标这种无形资产的无视或轻视,给了蒋运强、章鹏飞们以小博大的机会,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恶意抢注”,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觉醒。“浙江现代集团”的创办者章鹏飞1992年花20多万元注册了和“现代”有关的198个商标,覆盖43类商标,全国范围内和“现代”有关的98%的商标,都被他拿下。
他至今仍然记得当时工商局的同志看他的惊讶表情。“有人说要用市场换技术,结果市场越让越多,技术却没有学到什么。”现在亦是浙江巨贾的章鹏飞评价汽车行业说, “这个思路一开始就是错的!稀缺资源,这才是外国人想要的。”20万换4000万的成功范例,使得“章鹏飞”们层出不穷。南京的吴先生也花上百万注册了200多个汽车商标,并曾经在网上拍卖其中的“领跑”商标,也许是“始作俑者”的章鹏飞“致敬”,吴先生将“领跑”的拍卖底价定为4001万元。
据说由于他的“领跑”注册在先,粉碎了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欲在我国申请该商标的希望,总不能让外国车企“领跑”中国汽车吧?吴先生还试图将“比较适合小排量车节油特征”的“简爱”商标,以88万出售,虽然至今还没有听说哪个车企采用了这个商标,但是吴先生认为,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创建自主品牌力度的加大,一些有概念的中文名称一定有市场,投资几十万元砸向汽车商标,只要有一个被厂家看中,便可能收回成本。这也是一场比拼眼光与机遇的游戏。
中国商标超市网曾也为多个跨国公司担任商标猎头,帮助很多的公司购得商标,商标做为无形资产一直以来在中国很多企业都不够重视,往往是商标被人注册以后来想法去补救,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付出巨大的代价。中华商标超市网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增值服务,也希望中国的企业自身要加强商标保护的意识!